更接地气的科普课堂
连续3年参赛的鲁东大学“追梦人”团队,连续三年都收获了奖项,这让他们在所有的团队中显得尤为特别。在科普实验单元的风能利用项目决赛上,几位年轻人凭借出色的作品再次站到了颁奖台上。带队老师王德法认为,命题的改变给队伍带来了新的挑战,但也成为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。
命题的全面升级是三星探知未来科普创新作品大赛紧跟时代、更接地气的举措之一。今年的比赛中,科普实验单元根据社会科技发展趋势改变了竞赛命题内容,创意作品单元以社会热点话题为基础创作解决社会问题的作品。命题瞄准的是清洁能源、智能交通等社会热点问题,目的是激发青年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。
“我们希望把科技好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,来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关注科技领域。”三星电子大中华区企业沟通部副总经理张虹说,三星之所以积极参与和赞助科普大赛,就是希望促进科学思想、科学精神、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。
“追梦人”团队从烟台出发,历经上海的复赛,再辗转北京角逐冠军——随着参赛规模的扩大,有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域、不同背景的青少年,带着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得意之作,加入到科普创新的行列中来。这其中,既有从一线城市的院校走来的有力竞争者,也有从二三线城市普通院校涌现出来的佼佼者。思维的碰撞、灵感的激发,科普创新大赛的魅力莫过于此。
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的阳光小屋团队,在决赛中与高校团队同场竞技,表现不俗。队长张宇臻表示:“能够和全国的科技精英一起交流和学习,还有很多资深的评委专家给予指导和建议,这是一种成长和锻炼,让我们更加自信了。”类似的优秀团队在本次大赛上层出不穷,科普创新大赛给队员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和喜悦,更是在科技之旅后,阅历的充实和思维眼界的开拓。
改变人生的嘉年华
张虹在接受采访时也重点提及了从大赛中成长起来的“明星选手”——来自四川大学的参赛者梁丰研,他在之前的两届比赛中大放异彩,通过比赛期间的交流与思考,既认识了很多爱好科技的朋友,也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。如今,将要赴香港高校继续深造的梁丰研回忆起参赛经历时认为,正是这段经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
比赛有始有终,但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却没有极限,这正是三星电子在“探知未来”项目上孜孜不倦、深耕多年的原因。2010年在全球发起、2013年进入中国,“探知未来”公益项目凭借三星电子的尖端科技、创新经验和全球优质资源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贡献良多。
除了赛场之外,三星“探知未来”的乐趣也绵延到了各个角落。例如,同腾讯合作发起“奇趣实验室”活动,让网友拍摄、分享各种有趣的科普实验视频;走进高校举办科普论坛,搭建科技体验、分享知识、思想碰撞和学习交流的平台——“探知未来”已经从单纯的赛事,升级为一场席卷全国的“科普嘉年华”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谈到三星电子的企业社会责任时,张虹表示,希望通过以“探知未来”的科普实践,以及教育、医疗、就业等领域的公益活动,与全社会创造共享价值,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创造新的竞争力。